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7:12:49 来源:智慧新闻网 作者:梦归
哪些城市可以买,哪些城市还具备升值潜力,想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,我会在私域直播里告诉大家!正文引言:谁能想到,一座超级大城市屡上热搜,竟然是因为机动车道,变成了“鸡”动车道。没错,这座城市就是亚洲第一省会——广州。短短几年“轨道上的广州”,摇身一变成了“电鸡上的广州”。而且,这小小的“电鸡”,力量还非常强大,近期还上了《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(2023-2035年)》。这说明,广州的“电鸡围城”已经引起了上面的重视,也反映了广州的城市规划是存在问题的。因此,很多人说,“电鸡围城”主要是因为广州把资源都砸在了中心区,所以,电鸡围的主要是中心区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细心的朋友会发现,最近这几年,广州并没有把所有资源都砸向在中心区。过去几年广州,走上了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,资源其实是分散了的。几乎每个区域都有一座自己的CBD,所以,广州除了要面对电鸡围城的问题,还要面临着“新城围城”的问题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广州出现“新城围城”的问题呢?01其实,广州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以城市中轴为发展主线,徐徐东进的城市战略。只是后来,珠江新城的成功,让各个区都觉得“我又可以了”。所以,广州每个区域都在跃跃欲试,都想着打造自己的“珠江新城”。那么,我们今天就来看看,广州是怎样走到“新城围城”的局面的。第一个关键词,Quan力!自北向南,从越秀山一路南下,穿过一堆sheng府、shi府、sheng局、shi局、北京路商业街,最后止于珠江边上的海珠广场。这条纵向的轴,就是广州第一中轴。围绕着这条轴,分布着大量的ZF机构,所以第一中轴也是广州绝对的Quan力中轴。Power的力量总是强大的。这条Quan力轴,吸引了大量的文化、商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资源,至今仍是广州资源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。教育密度最高,全广州60多所重点小学,越秀区就占了三分之一,是全市重点小学最多的区域。中指研究院数据也显示,越秀区是广州教育最密集的区域,光是东山板块省重点小学的数量就高达8个、省/市重点初中高达12个。也正因为如此,吸引了一大批“鸡娃”的家长们,越秀区“老破小”价格那么坚挺,有这20多所重点小学的一份力。医疗密度最高,三甲医院越秀区16个,占全市的比例高达40%。商业密度最高,虽然天河的商场+购物中心是全市最多的区域 但是论密度,越秀区是广州商场密度最高的区域,商场密度高达0.74个/平方公里。在广州,第一中轴是相当成功的,广州几千年的历史也基本上围绕着这条Quan力中轴。但是城市是运动的,野心勃勃的广州并没有停下脚步,而是想着开疆拓土,寻找新的“城运”。第二个关键词,东进!看向西边,广州发现西边的荔湾已经是传统的老城区,一大片历史文化建筑,老祖宗的东西,动不得,动不得。向北边走吧,白云还是郊区,白云机场净空就已经是其最大的发展枷锁,咱们跳过。看向南边,海珠又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区,广州人撂下了一句如今后悔莫及的狠话“宁愿河北一张床,不要河南一套房”。广州的西边、北边、南边都有制约因素。所以,广州就把目光看向了东边那广袤的土地,向东去。80年代,广州借着六运会的契机,成立了天河区,同时广州新中轴的概念也出来了。这是广州中轴第一次出现东移。自北向南,从燕岭公园南下,经过广州东站、天河北CBD、广州体育中心,最后止于珠江边的珠江新城CBD。广州第二中轴形成了。如果说,第一中轴是“Quan力中轴线”,那第二中轴绝对是“商业中轴线”。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聚集在这条中轴上,也让天河GDP连续17年制霸广州各区。2024年12月10日,工信部研究机构赛迪顾问正式发布《投资竞争力百强区(2024)》,其中,天河区成为了全国第二强区域,仅次于深圳福田。第二中轴,成为了广州目前最“富”的中轴线。珠江边上那一栋栋“捅破天”的超甲级写字楼,让这座羊城,变得更加“洋里洋气”。所以,这条中轴也奠定了广州21世纪国际现代化都市形象。而形象=面子,面子是有价的。所以,这里的房价,自然也是广州最贵的区域。房价,成了区域能级的“试金石”。第三个关键词,扩容。1984-2000年,广州总体规划沿着珠江前航道,确定了“旧城-天河-黄埔”三大片区的拓展方向。可是,2001-2010年,广州总体规划出现了新的变化,确定了“东进、南拓、北优、西联、中调”。这时候,广州,开始走向了“东南西北”摊大饼式的发展方式,城市力量从集中走向分散,从“单中心”,走向“多中心”。从珠江新城,到琶洲、金融城-鱼珠、万博、南站CBD、白云新城、空港新城、横沥岛CBD……各区的CBD遍地开花。这种“平均主义”,导致的结果就是ZF投资更加分散。广州,正在被“新城围城”。但是,广州最新的2021-2035国土空间规划,要打破这一局面了,那广州将如何破局呢?在货币超发与城市分化的背景下,随便买房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,资产配置推荐阅读文章《》02第一个关键词,聚焦2024年,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,重新划定了中心城区,东部中心、南沙新区,三大城市核心区域。没错,广州已经改变了过去的多中心发展理念,彻底将“东进南拓西联北优中调”摊大饼式的规划扔进历史的垃圾桶。回归聚焦中心城区,东部中心、南沙新区三大区域。第二个关键词,二次东进广州的第一、第二中轴已经成型。2035规划提到,广州要开始打造第三中轴——“活力创新轴”。而第三中轴就位于广州第二中轴的东边。换句话说,广州开始新一轮的城市东进。而且第三中轴,还将是广州最长的中轴线。北段:黄埔新广州知识城、广州科学城、东江城片区、南香山片区、天河智慧城等;中段:包括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、生物岛、创新城、莲花湾地区等;南段:括南沙庆盛、黄阁、南沙科学城、龙穴岛及万顷沙等;第三条中轴,除了超级长,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,就是以“科技产业”为重点。来到这里,我们终于读懂了广州的野心。2000年的第一次东进,广州是为了商业金融,砸钱砸出了第二中轴。那些踩准了城市风口的,已经随着广州的第一次东进,完成了阶层跃迁。2020年,广州第二次“东进”来了,而这一次,是为了科技,广州要重金砸向第三中轴了。从Quan力轴,到商业轴,如今广州迎来了科创轴。一旦“三轴鼎立”形成,手握Quan力中心、商业中心、科创中心三张王牌的广州,就能打破如今的低迷困境,走出当下的“困局”。第三个关键词,行动如果第三中轴要发力,掣肘最大的就是旧改。但是,广州东部的旧改已经行动起来,特别是旧黄埔一带,四个旧改项目同时推进。换句话说,广州第三中轴,将从东部旧黄埔一带首发。我们都知道旧改的力量对城市的改变是巨大的。因为旧改能够实现区域连片升级,让更多社会资源要素重新聚集,也为城市发展腾出了更多的空间。大家想想看,一座城中村,全是低矮的民房,里面甚至还藏着一些低效厂房,那么城市的生产效率就被极大地限制。旧城改造,就是将一张摊薄的纸,被重新揉成一团,让城市迸发更大的活力。腾出的空间,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进来,首先就是产业,而产业带来的是资金,资金便又会带来更多的人口。2023年,黄埔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市第一,高达2000亿元,占到了全市的23%。为什么,ZF要把那么多钱砸向了黄埔呢。我又查了一下,黄埔的产业数据。结果发现,黄埔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规模都是全市最高的。这就明白了。原来是黄埔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吸引了ZF大量的资金,而有钱的地方必然会有更大的“前”景。所以,这也很好地说明为什么黄埔的旧改突然就大规模地动起来了。看到这里,我们也就很清晰了,广州第三中轴的主发力点就在黄埔,更准确来说是在旧黄埔。所以,这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广州2021-2035国土空间规划,要把黄埔定位于东部中心了。未来广州的资金倾斜,ZF投资强度,还会继续砸向这个区域。在货币超发与城市分化的背景下,随便买房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,资产配置推荐阅读文章《》03最后简单说几句!流动很多人说:城市,是静态的;其实,城市,是动态的。因为,只有城市不断地运动,才能带动资源要素流动起来,城市的经济活跃度才能有效地提升。在经济学领域,有一个词叫做流动性效应,就是货币供给增加,推动资产价格上涨。所以,城市的运动,其实背后是货币的流动。因为城市的发展让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机构引出来,然后流向城市中最有价值预期的“洼地”。所以,广州不断地东进,从第一中轴到第二中轴,再到现在的第三中轴。说得直白点,广州每次中轴的腾挪,其实是为了吸引更多的“钱”流进来啊,广州的“套路”再也藏不住了。趋势目前,趋势已经非常明确,广州第三中轴的发力点就在广州东部,而在广州2035规划里也明确了,黄埔就是广州东部中心。既然是中心,肯定是有“家底”的,而黄埔的第二产业就是其最大的“家底”,有了这个“家底”,ZF才会愿意花重金砸向黄埔,固定资产投资全市第一。所以,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,除了看房价、看产业、最重要的,其实还是要看ZF的资金流向了哪里。所以,未来广州资产布局的思路也就清晰了。想投资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,我会在私域直播中给大家讲述趋势和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~老实做人,踏实写文,不鼓吹,不煽动,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!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